跳至正文

八珍汤

验方组成:
当归酒拌,一钱(10g)川芎一钱(5g) 白芍药一钱(8g) 熟地黄酒拌一钱(15g)人参一钱 (3g)白术炒一钱(10g)茯苓一钱(8g)甘草炙,五分(5g)。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食前服。

佛慈八珍丸
佛慈八珍丸

验方应用:
八珍汤由四君子汤四物汤加姜,枣而成方中人参、熟地甘温益气补血为君药,白术、获苓健牌利湿,助人参益气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助熟地补益阴血,共为臣药。佐以川芎活血行气,炙甘草和中益气,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收补益气血之功。故本方治证多由病后失调或久病失治,或失血过多或因服克伐之药过度所致气血两虚之多种病证,如月经不调、崩漏不止及疮疡不能愈合等。现代用于治疗多种原因所致之贫血、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神经衰弱等,尤其常作为体质素虚或病后呈气血两虚见证之调补剂。

验方医案:
1.治疗贫血、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张氏[1]报道以八珍胶囊治疗气血两虚型贫血和慢性缺血性心脏病102例,其中贫血60例,慢性缺血性心脏病42例,并设对照组51例,其中贫血30例,慢性缺血性心脏病21例,对照组用八珍丸治疗。结果:八珍胶囊组中,临床治愈8例(7.8%),显效45例(44.1%),有效42例(41.2%),无效7例(6.9%),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中,临床治愈1例(2.0%),显效15例(29.4%),有效27例(52.9%),无效8例(15.7%),总有效率为84.3%。
2.治疗末梢神经炎:王氏[2]用八珍汤加味治疗末梢神经炎13例,所有病例都有对称性上肢或下肢或四肢远端的手套或袜子型分布的感觉、运动及营养障碍,以及手指、足趾的麻木疼痛等症状。病变在上肢加独活、羌活;病变在下肢加木瓜、牛膝;脘满纳呆者去熟地、甘草。结果:治愈11例,好转2例。最多服药36剂,最少12剂,平均24剂。刘氏[3]报道以本方治疗有机磷中毒导致的迟发性周围神经炎22例。所有病例均是在急性中毒症状消失后11~40天(平均21天)出现迟发性周围神经炎症状,并经过神经细胞活化剂及激素治疗而效果不佳。治用八珍汤加桂枝,随症加减应用,服药后多在3个月内消除症状,效果明显
3.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英氏[4]以八珍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4例,井用猴头菌片治疗作为对照组。全部病例以1987年全国胃癌协会会议及1982年慢性胃炎座谈会议纪要的诊断标准为依据。在54例患者中,肝胃气滞型22例,脾胃气虚型13例,胃热阴虚型5例,湿热中阻型14例。属肝胃气滞型者加柴胡、枳壳,脾胃气虚型加黄芪,胃热阴虚型加沙参、石斛,湿热中阻型加白花蛇舌草、土茯苓。每日1剂,半年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8.15%,猴头菌片组有效率为76.2%,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4.术后恢复:孙氏[5]将32例术后患者等分为两组,分别服用八珍汤加减和抗生素以利术后恢复及预防感染。结果:服用八珍汤加减组24~28h恢复食欲,比抗生素组平均提前24h.无腹胀厌食,恢复时间7—12天;抗生素组7例出现腹账,占43.7%,恢复时间8~25天,1例出现切口感染,并形成切口一直肠瘘,占6.2%。体温变化(术后3日体温):八珍汤加减组11例体温正常,占68.75%,抗生素组6例体温正常,占37.5%。实验室检查;术后7日统计八珍汤加减组与抗生素组白细胞与血沉检查,统计结果为:八珍汤加减组0.05;抗 生素组P<0.01。
5.治疗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胡氏[6]用八珍汤加减为 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2例。结果:治愈30例(71.4%),恢复和好转各6例(各14.3%),总有效率100%。平均5—6.5天出血症状完全消失或好转,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平均数为(96.5±10.1)x10/L
6.防治习惯性流产:张氏[7]用加味八珍汤防治习惯性流产38例,患者流产次数最少为2胎,最多为5胎。加味八珍汤药用;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砂仁、紫苏、生姜、大枣。如气虚加黄芪;血虚加阿胶;虚火盛而呕者,加黄芩、竹茹;虚火引起咽干口燥者,熟地改生地加玉竹。结果全部治愈。疗效满意。
7.治疗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王氏[8]用八珍汤加减治疗11例泛发性神经性皮炎。药用:泡参30g、沙参30g、白术10g,茯苓15g,甘草10g、生地15g、白芍30g、当归12g、黄芪18g.陈皮10g、地骨皮15g、丹皮12g、钩藤12g(后下)、红活麻30g。结果:10例服药3—6剂后逐渐好转,其中7例痊愈;1例无效。总有效率91%。
参考文献
1.张壁姿,等,湖南中医,1994,(2):8
2.王道庆,等、浙江中医,1992.27(12):537
3.刘仁远,中医杂志,1995.36(12):725
4.英金全,河北中医,1987,(6):16
5.孙作山,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5):319
6.胡水红,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8):495
7.张如磋、等、福建中医药。1960(10)封3
8.王家元,四川医学,1981,(6):1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