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情况:
徐某,男,69岁。患贲门癌,手术后化疗1疗程,出现总心等消化道反应,上腹部有梗塞感,大便干结,口稍干。
中医诊治:
初诊:舌偏晴、苔淡黄厚腻,脉小弦滑。证属痰气瘀阻,胃失和降。旋覆代储汤加减,处方:旋覆花(包)6g,代储石、石打穿、白花蛇舌草各20g,法半夏、太子参、麦冬、失笑散(包)、炒枳壳各10g,生薏苡仁、煅瓦楞子各15g,山慈菇、泽漆各12g,降香3g。每天1剂,水煎服。配合中药治疗到化疗6疗程结束,消化道反应不明显,饮食顺利,临晚吸气,餐后无饱胀感,两下肢麻木,大便正常。
二诊:舌暗红、苔中薄黄腻,脉弦。仍以化痰消瘀、清中和胃为主法,上方加桃仁、表术各10g,砂仁、白豆蔻各3g,生薏苡仁15g。服药后病情稳定,仍宗上方加益气健脾之剂调理善后。
旋覆代储汤为补虚降逆,消除痞噫之剂,“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店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许多癌症患者在化疗后有消化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不思纳谷等,以及部分晚期患者经常出现呃逆等,均为脾虚气弱,胃气上逆所致。本例患者,则教授认为是术后、化疗后伤正,脾虚胃弱,一则消谷不能,二则运化不及,三则气逆不降,故以旋覆代赭汤为基础,加以散结化察之剂,配合和胃降逆之品,后期加入益气健脾、解毒抗癌之品结合辨病治疗,病情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