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抵当汤治疗腰间盘突出和脑梗各一例

《伤寒论》抵当汤,功能攻逐瘀血,主治下焦蓄血证,并癥瘕积聚,少腹硬满,躁狂,或沉默若痴,或善忘,小便自利或涩痛,脉沉结,苔白、舌绛或紫等症。药取水蛭、虻虫咸苦之品,灵动走窜入络,以破瘀血;桃仁、大黄苦滑之品,滑利以泄血热。今用治腰椎间盘突出,竟获奇效,治脑梗死又显上病下取之妙,表明瘀血阻滞为其应用依据,辨证加减,则是具体的变通。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医案:
丁某,男,54岁。初诊(2000年5月9日):有腰痛史多年,近期病发,住当地医院治疗无效,今用机动小拖车送来就诊。卧不能动,痛不能忍,两下肢不能站立,左手臂不能活动,疼痛,麻木,食纳尚可,大便偏干,舌苔薄黄腻,质红偏暗,脉弦。腰部CT示:Ls_4、L4—s、Ls—S1椎间盘突出,查MRI排除脊髓占位。
中医辩证:湿热痰瘀阻络,气血涩滞。方宗抵当汤加减。药用:熟大黄5g,桃仁10g,炙水蛭5g,炮山甲10g,泽兰15g,炙全蝎5g,制南星10g,片姜黄10g,川续断15g,淮牛膝12g,骨碎补10g,14剂。
二诊(5月23日):腰痛减轻,但双下肢肿胀,尤以双踝、左前臂更甚,瘀阻水停,治守原意。
原方加木防己12g,天仙藤15g,晚蚕沙10g(包),威灵仙15g,黄柏10g,改熟大黄为10g,7剂。
三诊(5月30日):左手臂已可活动,疼痛亦减,仍感麻本,双下肢肿胀减轻,余症同前,舌苔薄黄腻、质暗,脉弦。上方加土鳖虫6g,7剂。
四诊(7月4日)代诉:左下肢已可缓慢搀扶行走,左上肢仅能做轻微劳动,有时肢体酸痛,大便正常,食纳良好,精神转佳,舌苔薄黄腻、质红偏暗,脉小弦。上诊原方加路路通12g,14剂。
五诊(8月17日):左下肢可举步自由行走,左手可自由转动,两膝仍有酸痛,苔脉如前。上方去炮山甲,加生黄芪20g,油松节12g,14剂。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难治性疾病,本例治疗辨证以湿热痰瘀阻络、气血涩滞为病机特点,方选抵当汤加味,药用熟大黄为君,取其活血化瘀之性,使下部密滞得散,如李东垣曰:“大黄之苦寒,能走而不守,泄血闭也。”伍以水蛭、山甲、桃仁、淮牛膝活血通络止痛,南星、全蝎化痰散结、通络止痛,川续断、骨碎补既补肝肾、又行血脉、强筋骨,泽兰活血利水。二诊症状有所缓解,但又现肢体肿胀,遂加木防己、天仙藤、晚蚕沙、黄柏、威灵仙调理气血、清利湿热。三诊时再增土鳖虫加大活血力度,与山甲共代虻虫,既寓抵当汤意,且显示了土鳌虫治疗血瘀腰痛的专长。五诊时患者诸症明显改善,于是去炮山甲破血之品,加生黄芪20g,油松节12g,益气止痛,以善其后。综观辨治思路,用药以通为主,通则不痛,故取效甚捷。

治疗脑梗死医案
胡某,男,66岁。1999年10月29日初诊:高血压病多年,1994年6月中风,1995年3月突发1次病,1996年4月又发1次。当时CT查见左侧多发性脑梗死,右侧出血。症见行路站立不稳,难以自主,右手活动欠灵,有时足肿,大便干结,近来血压波动,苔黄薄腻,舌质暗,脉细滑。病为类中风,属风痰瘀阻,气血失调,肝肾亏虚。取抵当汤意加减。
药用:熟大黄5g,生大黄5g,桃仁10g,水蛭3g,地龙10g,鬼箭羽12g,胆南星10g,炙僵蚕10g,稀签草15g,石斛12g,生地黄15g,淮牛膝10g,桑寄生15g,续断15g。服14剂后,大便通畅,但小便有时失控,守前方加煨益智仁10g,路路通10g。服1个月后再诊时,又诉大便3、4日一行,且小便不畅,右手时有抖动,原方生大黄加至10g,并加炒枳实10g。
药治3个月后,大便尚调,隔日1次,但苔黄厚腻,质暗红,脉细滑。拟方:生大黄10g,桃仁10g,炙水蛭5g,地龙10g,炙僵蚕10g,胆南星10g,鬼箭羽12g,石斛12g,稀签草12g,准牛膝12g,赤芍12g,红花6g,泽兰15g,净泻15g,加减进退近1年,病情平稳。
2001年2月再诊时,复查CT:梗死灶明显缩小。右下肢乏力,但不麻,头不昏,大便又秘,苔黄腻,质睹红,脉小弦滑。仍属风痰瘀阻,肠腑热结,肝肾号虚,且属实多虚少。处方:生大黄15g.芒硝6g,桃仁10g,水蛭5g,地龙10g,稀签草15g,红花10g,石斛12g,牛膝12g,炙僵蚕10g,陈胆南星10g,天麻10g,14剂后,大便通畅,一般情况良好,因血脂偏高,上方又加生山楂肉15g,泽冯15g,决明子15g,并进一步用白薇15g,泽兰15g,炮山甲10g,活血通络、清热凉血,加减服用半年余后,肢体活动明显改善。10月3日再诊,请症近平,乃同断服药,调理善后。

综观本例诊疗经过,患者“热、瘀、痰、风、虚”明显,尤其肠腑瘀热较为突出,故用药从生、熟大黄到生大黄,用量从5g直到15g,才使热清密消,病情稳定,后期方中配芒硝,还寓桃核承气之意,动抵当以泄肠腑之瘀热,使上逆之气血得以顺降,取得上病下取的效果。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