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阴虚火旺

阴虚火旺往往病势缓慢,病程较长,其临床主要特征为五心烦热、颧红、失眠盗汗、口燥咽干、眩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阴虚火旺证可偏重于不同的脏腑,临床以心、肺、肝、肾的病证为主,主证多见咽干口燥,心烦易怒,轰热升火,舌质红绛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下面是中医治疗阴虚火旺的经验方:

黄连阿胶汤

方中黄芩、黄连苦寒清心火,鸡子黄,阿胶养阴补血,芍药酸收阴气,共奏清心火,滋肾阴,正如成无己所言:“阳有余以苦泻之,黄芩黄连之苦以除热;阴不足以甘补之,鸡子黄,阿胶之甘以补血;酸,收也,泄也,芍药之酸,收阴气而泄邪热”。

知柏地黄丸

本方由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组成,为滋阴降火之剂。方中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之阴,知母、黄柏清热泻火,合而用之,具有滋阴降火功能。症见阴虚火旺引起的骨蒸劳热,虚烦盗汗,腰脊酸痛,遗精等。用时须知黄柏苦寒坚阴,得知母则滋阴泻火之力更强。若右尺脉沉细,为命门火衰,两尺微弱,为阴阳俱虚,不得误用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