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水饮内停

水湿内停证是指人体水液运行输布失常,水停为饮,水湿聚积于机体胸腹、胃肠、或四肢等不同部位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金匮要略》称之为“痰饮”。本证常因阳气虚弱而不运,气化不利而饮停所致。下面是中医治疗水湿内停的经验方:

己椒苈黄丸

己椒苈黄丸主治水饮积聚脘腹,症见肠间有声,腹满便秘,小便不利,口干舌燥,脉沉弦。本方病证以水饮内停,郁而化热,积聚肠间为主要病机。方中防己、椒目、葶苈子均可以利水。其中防己长于清湿热,椒目消除腹中水气,葶苈子能泄降肺气,消除痰水,大黄泻热通便。

己椒苈黄丸治疗胸积水

国医大师周仲瑛用己椒苈黄丸合葶苈大枣汤治疗胸积水一例,周教授认为,恶性肿瘤晚期,痰、瘀、水、热诸邪互结,水道不利,留而成饮,但晚期肿瘤多邪实伤正而见虚实杂夹之候,故将大黄易为黄芪。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急性肾孟肾炎一例

国医大师周仲英加减柴胡桂枝汤治疗急性肾盂肾炎少阳证兼饮停阳郁。患者水饮停积,阳郁不宜,少阳热邪与水饮互结不化,症见胸胁满微结,往来寒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等,药用柴胡、黄芩和解少阳,清泄邪热。瓜萎根、牡蛎开结逐饮,桂枝、干姜、甘草宜化停饮,透达部阳。共奏寒热并调之功。

真武汤

真武汤是治疗脾肾阳虚,水饮内停的重要方剂。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肾暖脾,化气行水;茯苓、白术健脾燥湿,淡渗利水;生姜助附子温阳,协茯苓利水;白芍柔肝止痛,养阴利水,且能缓和附子之辛燥。诸药合用,具有温肾暖脾,化气利水之效。

五苓散

本方重在渗湿利水,兼有健脾化气之功,故亦可用治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另如水湿下注之泄泻,痰饮脐下之动悸、霍乱湿浊内停兼挟表邪之身疼吐利,均可用本方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