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偏头痛

临床以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为主要表现,头痛多为偏侧,一般持续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多起病于儿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女性多见,男女患者比例约为1∶2~3,人群中患病率为5%~10%,常有遗传背景。下面是中医治疗偏头痛的经验方。

镇肝息风汤

方中重用牛膝滋养肝肾,引血下行,赭石重镇,平肝潜阳为君药;龙牡降逆,龟板、玄参、天冬、白芍滋养阴液,柔润熄风,共助赭石以制亢阳,为辅药;青蒿、麦芽、川楝子用于协助主药以清泄肝阳,条达肝气;甘草调和诸药。与麦芽相配,并能和胃调中,以减少金石类药物码胃之弊,均为佐使药。诸药配伍,动静结合,共奏镇肝熄风而无碍肝气疏泄之目的。

越鞠丸

方中香附行气开郁为主药,以治气郁;川芎为血中气药,可助香附理气,又可行血祛瘀;神曲消食治食郁;栀子清热泻火治火郁。诸药合用具有行气、活血、清热、燥湿、消食之功。对于痰郁者,因痰为湿凝,气清湿散则痰无从生,故方中未加祛痰之药。

癫狂梦醒汤

本方适宜于癫狂属肝郁痰阻,兼有瘀血者。气郁伤肝,肝火暴张,鼓动阳明痰热,上扰神明,则急躁,易怒,苦笑不休,时唱时骂,不避亲疏,郁久则痰瘀互结,阻止詠络,故见面色晦滞,舌质紫暗,舌下脉络瘀阻,脉象沉涩等。病属气郁痰火,蒙蔽神明,久而瘀滞脉络,治以平肝解郁,祛邪除痰。方中柴胡、香附、大腹皮、青皮、陈皮、桑白皮、苏子理气解郁、化痰平肝,木通、桃仁、赤芍活血祛瘀,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平肝解郁,祛邪除痰之效。

厚朴温中汤

本方主治脾胃寒湿症。治当温其中,行其气,祛其寒,燥其湿。方中厚朴行气消胀,燥湿除满,为君药;草豆蔻温中散寒,燥湿除痰,为臣药;陈皮、木香行气宽中,干姜,生姜温脾暖胃以散寒,茯苓,甘草渗湿健脾以和中,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成温中行气,燥湿除满之功,使寒湿得除,气滞得行,脾胃复健,则痛胀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