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高血压

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中医没有高血压的概念,认为高血压是由于其它疾病导致人体失去了调整血压的能力。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对引起高血压的原因分成成很多类型,包括肝气郁结、气滞血瘀、阴虚阳亢、痰湿阻滞、肝肾亏虚、脾肾亏虚等,需要对症用药。下面是中医治疗不同类型的高血压的经验方。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

国医大师邓铁涛谈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中医无高血压病之病名,根据本病的主要症状及其发展过程,属于中医之“眩晕”、“头痛”、“肝风”、“中风”等病证的范围。

国医大师张镜人治疗冠心病医案两则

冠心病所出现的胸膺痛,心动悸、脉结代,虽属“阳微而阴弦”,但与脾气不振,胃气虚弱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使用温阳宽胸之品的同时,选用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而化痰浊乃取治本之道,适用于脾胃气虚夹湿之证。在痰浊瘀阻之冠心病中使用,通过祛痰化浊以利心脉的疏通。其中生晒参性平质佳,不温不燥,补益脾胃之气,且能生津顾护心阴;白术燥湿健脾;半夏温涤痰浊;陈皮理气化痰。诸药合用可达脾胃健运、痰浊消除之目的。

国医大师治疗冠心病手术后恢复医案两则

PTCA术后半年内再狭窄率达40%,植入支架再狭窄率仍有近10%,中医学认为,气虚血瘀是基本病机。临床除常规使用西药抗凝外,联合中医药可缓解症状,减少再狭窄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上两案均为介入治疗后常规中西医治疗后症状反复。第一个案例为介人后短期内新的血管狭窄形成。第二个案例有再狭窄表现,经邓教授诊治后症状缓解。两案例均在门诊继续以邓教授冠心方加减,随访至今情况稳定。

国医大师邓铁涛治疗老年高血压冠心病医案一则

本例患者入院时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病情危重,因辨证得当,用药后症状迅速缓解。后因患者得知病情变化忧思伤脾,痰浊重生,且化为痰热,致痰瘀互结加重,故病情恶化。后虽积极治疗,避免心肌梗死,但仍时有胸闷痛。邓铁涛教授考虑患者证属气虚痰瘀,兼有津伤,病情复杂,治以益气生津,化痰通络。因患者以气虚为本,故以大量补气药为主,生津仅用少量平补气阴之品,又加用红参以制约部分养阴生津药的寒凉之性,药证相符,症状得以逐步减轻。后主管医师疑方中部分药物偏燥,改用西洋参等药物,再次出现便溏痰多等脾虚症状。邓铁涛教授会诊后仍按4月23日处方用药取效。

国医大师温丹汤加减治疗中老年冠心病案例四则

邓老认为冠心病是本虚标实证。正虚(心气虚、心阴虚)是本病的内因,痰瘀是继发因素。气虚、阴虚、痰浊、血瘀构成了冠心病病机的四个主要环节。本病一般以气虚(阳虚)兼痰浊者为多见,疾病中后期,或心肌梗死患者,则以心阳(阴)虚兼血瘀或兼痰瘀为多见。邓教授认为广东人体质较之北方人略有不同,岭南土卑地薄,气候潮湿,冠心病人以气虚痰浊型多见,患者多因贪食膏梁厚味,劳逸不当,忧思伤脾,损耗正气,脾胃运化失司,聚湿成痰,形成气虚痰浊。《内经》云“心痛者,脉不通”,不单是血瘀为患,而痰浊闭塞,也是其主要的病理机制。故邓教授提出“痰瘀相关”论,认为痰是瘀的初期阶段,瘀是痰的进一步发展。此外,邓教授还认为,气滞可致血瘀,气虚亦可致瘀。

真武汤

真武汤是治疗脾肾阳虚,水饮内停的重要方剂。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肾暖脾,化气行水;茯苓、白术健脾燥湿,淡渗利水;生姜助附子温阳,协茯苓利水;白芍柔肝止痛,养阴利水,且能缓和附子之辛燥。诸药合用,具有温肾暖脾,化气利水之效。

补中益气汤

炙黄芪甘温补升,善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故重用为君药。党参甘补而平,善补中益气,兼能养血;炒白术甘补扶正,苦燥利水,善补气健脾、燥湿助运;炙甘草甘平偏温,既益气补中,又调和诸药。三药合用,既增强君药补中益气之功,又除水湿,故共为臣药。陈皮辛散苦降而温,善理气健脾开胃,以防补药停滞;当归甘补辛散温通,善补血和血,以利中气化生;大枣甘温,善补中益气;生姜辛微温,善温中开胃。四药相合,既助君臣药补中益气,又理气健脾开胃,使诸药补而不滞,促进补力发挥,故共为佐药。柴胡苦辛微寒,轻清升散;升麻辛微甘性凉,升散清泄。二药合用,可助君药升举下陷之清阳,故共为使药。全方配伍,补中兼升,使中气得健、清阳得升,共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故善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诸病证。

补阳还五汤

本方由补气药与活血化瘀药配伍而成,主补气、活血、通络。方中重用生黄芪,取其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以之为君。配以归尾活血祛瘀,是为臣药。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助归尾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均为佐使。众药合用,则气旺血行,瘀祛络通,诸症可愈。

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温肝暖胃,降逆止呕,主治虽有病在阳明、少阴、厥阴之别,但症状都有呕吐,病机皆属虚寒为患,方中吴茱萸味辛性热,可上暖脾胃,下暖肝肾,且有下气降逆之功,故为君药人参大补元气,为臣药。生姜温胃散寒,大枣益气滋脾,为佐使药。如此配伍,共奏湿降浊阴之功。

二至丸

专为肝肾阴虚之证而设,药性平和,养阴益血,滋而不腻,为平补肝肾之剂。方中女贞子甘苦凉,滋肾养肝,乌须黑发:配用早莲草味甘酸性寒,养阴益精,凉,血止血。全方药味少而性平和,补肝肾养阴血面不溢腻。另方加甘寒之桑棋滋阴补血,与原方女贞子,早蓬草协作,更加强了泄肾益肝之效,尤其配作丸剂常服,缓慢收功,更适病情。临床常用治白症、红斑性狼疮、油风等肝肾阴虚,冲任不调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