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肝炎

肝炎是肝脏的炎症,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 由病毒造成的肝炎能引起肝脏细胞肿胀,是世界上流传广泛,危害很大的传染病之一。 有五种主要肝炎病毒,称为甲、乙、丙、丁和戊型。 尤其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可使数亿人罹患慢性病,并且二者合在一起是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最常见原因。下面是中医治疗肝炎的经验方。

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由四逆散去枳实,加陈皮、枳壳、川芎、香附而成,是治疗肝气郁结证的常用方剂,临证以胁肋胀痛,脉弦为辨证要点。方中柴胡、香附疏肝理气,川芎行气活血止痛,陈皮理气和胃,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行气,适血止痛之功。症见胁肋疼痛,寒热往来,吸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

独活寄生汤

本方用于治疗风寒湿三气痹着日久,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所致之痹证,症见腰膝疼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舌淡苔白,脉象细弱。方中以独活、防风,秦艽祛风湿,止痹痛;细辛散风寒,搜风湿;寄生、杜仲、牛膝补益肝肾兼祛风湿;当归、川芎、地黄、白芍养血活血通经;人参、茯苓补气健脾;桂心温通血脉;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协力,使风湿得祛,气血得充,肝肾得补,痹痛自愈。

保元汤

本方由四君子汤去苓术加黄芪、肉桂、生姜而成,方中黄芪,人参益气,肉桂温阳,甘草、生姜健脾温中。诸药合用,具有健脾温阳益气之功。症见倦息乏力,少气提寒,以及小儿痘疮,阳虚顶陷。血虚浆清,不能发起灌浆者。

茵陈五苓散

方中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五苓散化气利水除湿,合而用之,本方具有清热利湿退黄之效,但以利湿为主,清热为辅,主要用于湿重于热的黄疸。

金铃子散

是治疗气郁血滞而致诸痛的常用基本方剂,主治肝气郁滞,气郁化火所致之心腹胁肋诸痛,时发时止,口苦,否红苔黄,脉弦数。方中金铃子疏肝理气,清泄肝火,玄胡(延胡索、元胡)行气活血止痛,二药相配,可使气行血畅,疼痛自止。

丹参饮

丹参饮所治之心胃诸痛,系因气血痰滞互结于中所致,故治疗当以祛瘀行气止痛为法。所以本方重用丹参活血祛瘀为君。檀香、砂仁行气宽中止痛,共为佐使。药仅用三味,平和稳妥,共收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效,为治疗气滞血瘀胃痛的有效方剂。

小陷胸汤

本方是清热化疾方剂。方中瓜姜实为君,清热化痰,通胸騙之辨;黄连为臣,泻热降火,除心下之病;半夏为佐,降逆消病,开心下之结,与黄,连、瓜萎相配伍,辛开苦降;合瓜萎实共用,则润燥相得。全方药仅三味,配伍精当,诚乃治疾热互结、胸脘痞痛之良剂。症见“小结胸证,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

小建中汤

本方是《伤寒论》中治虚劳病的著名方剂,具有温中补虚,缓急和里之功,适用于治疗中气虚寒,脾虚肝乘之证。方中以饴糖为君,益脾气而养脾阴,温补中焦,兼可缓肝之急,涧肺之燥;桂枝避阳气,芍药益阴血,炙甘草甘温益气,既助饴糖,桂枝益气温中,又合芍药酸甘化阴而益肝滋脾,生姜温胃,大枣补脾。众药合用于辛甘化阳之中,又具酸甘化阴之用,共奏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建复中气之功。

大柴胡颗粒

大柴胡汤

本方是为治疗少阳,阳明合病面设。邪气侵犯少阳,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故有往来寒热,购胁苦满等胆经气机不畅之征,然病位已兼及阳明,邪气内入化热成实,里热增甚,故见“郁郁微烦”;胆热犯胃,腑气不通,胃气上逆。乃有“呕不止”,心下满痛或痞硬,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等阳明热结之候:若里气滞实,升降不利,里热下迫,大肠传导失司,又可见协热下利等热结旁流症状;邪踞少阳,阳明热炽,正盛邪实,故脉象弦而有力。由此可见,本方治证乃为邪犯少阳、阳明两经,症兼少阳、阳明之候,故治疗法当两经并治。和解少阳以祛外邪,泻下阳明以除热结。

二妙散

由黄柏、苍术两味药物组成。黄柏苦寒清热,苍术苦温燥湿,两者合用,具有清热燥湿之功。临床常以此为主方,治疗由于湿热所致的痿痹、脚气、疮疡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