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乙肝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是指慢性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续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下面是中医治疗乙肝的经验方。

梅花点舌丹

梅花点舌散方证属热毒炽盛,气血瘀滞,临床以局部的红、肿、热、痛为特点,并伴有一系列热毒内盛的征象。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兼以凉血散瘀。方中集多种动物药品以清热泄火,凉血生肌,加上多种矿物、植物药散瘀,消肿止痛。诸药合用共奏解毒消肿,清热止痛之功。

五味消毒饮

本方功专清热解毒,为治疗疗疮之要剂,可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为主药;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蒲公英、野菊花均为清热解毒,治疗痈疮疗毒之要药,以为辅佐。诸药合用清热解毒之力甚强,可使热毒清解,达到疗肿消散之目的。

藿香正气散

故本方以藿香为君,以其既能外散风寒,又可芳香化浊,兼能升清和胃,善治霍乱;配以紫苏叶、白芷辛香发散,以助藿香外解风寒,且可芳化湿邪;半夏、陈皮燥湿和胃,降逆止呕;白术、茯苓健脾运湿,和中止泻;厚朴、腹皮行气化湿,畅中除满;桔梗宜肺利膈,既利于解表祛邪,又益于宣肺化湿;生姜、大枣、甘草调和脾胃,调和诸药。众药相伍,使风寒外散,湿浊内化,清升湿化,气机通畅,则诸症自愈。

旋覆花汤

病初之时,但欲饮热,热则气血运行,及至病成,则经脉瘀滞,非药物不能去其病 当以旋覆花汤行气活血,通阳散结。方中旋覆花善通肝络而行气,新绛活血化瘀(现多以茜草代替),葱茎温通阳气面散结,使气行血畅,肝气条达,则胸闷等症可愈。

实脾饮

方中以附子、干姜为君,温肾暖脾,扶阳抑阴;白术健脾渗湿,使水湿从小便而利;木瓜芳香醒脾,祛湿利水,助脾之运化;厚朴、木香、槟榔、草果行气导滞,化湿行水,使气行则湿化,俱为佐药;使以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诸药,益牌和中。诸药相伍,共奏温暖脾肾,行气利水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