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寒热错杂

是指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出现寒证和热证,呈现寒热交错的现象,也称为往来寒热。寒热错杂有上下寒热错杂和表里寒热错杂的不同。其病机为阴阳不相顺接,即阴阳不相平衡,表里不相贯通,阳气不能外达四肢。发热则多系弛张热,呈寒热交作之状,当阴寒盛正气虚时则寒,正气来复,正邪相争而发热。下面是中医治疗寒热错杂的经验方。

良附丸

良附丸主行气蔬肝,祛寒止痛,是治疗肝郁寒凝胃痛的良方。方中高良姜温胃散寒,香附疏肝理气,两药共施,则寒散气行,其痛自止。症见胃脘疼痛,胸胁胀痛,以及妇女痛经等。

苏子降气汤

方中用苏子降气祛痰,止咳平喘,为君药,半夏、厚朴、前胡、祛痰止咳平嗤,共为臣药。肉桂温肾纳气平喘;当归既养血润燥,又能治咳逆上气:略加生姜、苏叶以散寒宣肺,共为佐药。甘草,大枣和中调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降逆平哦,温化寒痰之功。

乌梅丸

张仲景设制本方是为治疗胃热肠寒之蛔厥证,旨在寒热并用,温脏安蛔,方中乌梅安蛔止痛;细辛,蜀椒驱蛔温脏;干姜、桂枝、附子温里驱寒;黄连,黄柏苦寒燥湿,并清胃热;人参,当归补气养血;蜂蜜为丸调和诸药。众药合用,寒热并用,扶正祛邪,共奏湿脏、安蛔、补虚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