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肺痈

指由于热毒瘀结于肺,以致肺叶生疮,肉败血腐,形成脓疡,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咯吐脓血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金匮要略》:“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下面是中医治疗肺痈的经验方。

犀黄丸

本方以牛黄为君药,味苦性凉,善治痈肿疗毒,为外科治疗痈肿疔毒之要药;配以辛温香窜,活络散结之麝香为臣,寒温相合,相须为用。更佐以祛瘀消肿,活血定痛之乳香、没药,又以黄米为丸,调养胃气,少加陈酒行气活血,以助药势。诸药合用,使热毒得清,气行血畅,痰化肿散。

葶苈大枣泻肺汤

本方为“肺痈,喘不得卧”而设。由于病邪壅实,肺气被迫,以致气喘不能平卧,痈在于肺则胸胁胀满。肺病则通调失职,水气逆行,故面目浮肿而小便短少。证属肺实气闭,形证俱实,治当泻肺行水,降气平喘。方中葶苈子苦寒,能开泄肺气,具有泄下逐痰之功,为泻肺峻剂;恐伤正气,以大枣甘温安中而缓和药性,使泻不伤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