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痢疾

藿香正气散

故本方以藿香为君,以其既能外散风寒,又可芳香化浊,兼能升清和胃,善治霍乱;配以紫苏叶、白芷辛香发散,以助藿香外解风寒,且可芳化湿邪;半夏、陈皮燥湿和胃,降逆止呕;白术、茯苓健脾运湿,和中止泻;厚朴、腹皮行气化湿,畅中除满;桔梗宜肺利膈,既利于解表祛邪,又益于宣肺化湿;生姜、大枣、甘草调和脾胃,调和诸药。众药相伍,使风寒外散,湿浊内化,清升湿化,气机通畅,则诸症自愈。

温脾汤

温脾汤适宜脾阳不足,阳气不行,寒冷久积所致大便不通,腹痛,四肢不温;因冷积不去,脾气虚弱则久利赤白等。治宜温补脾阳,泻下冷积。方中附子温里散寒;大黄泻下除积:干姜人中焦而温脾阳,与人参、甘草共助附子温补阳气;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温补脾阳,攻下冷积之功。

理中丸

本方主治脾胃虚寒所致的多种病证。因适应证以寒为主,虚为次,据“寒者热之”的原则,故方中取干姜辛温大热,温中祛寒为君:气充则阳生,又以人参补中益气为臣;脾阳不足、脾气不运、水湿易生,随佐白术,健脾燥湿,助运化之功;炙甘草缓中益气,助干姜益气生阳,调和诸药为使。

桃花汤

本方在《伤寒论》中用治“少阴病,下利便脓血”。病由脾肾虚寒,肠失固摄引起,症见便下脓血,色暗不鲜,小便不利,腹痛喜按喜温等。方中赤石脂温中涩肠固脱,为君药;干姜温中祛寒,为臣药;粳米养胃和中,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温中涩肠止痢之效。

枳实导滞汤

方中以大黄为君,攻积泻热,使积热从大便面下;以枳实为臣,行气消积除满;佐以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厚肠止剩;茯苓、泽泻利水渗湿止泻;白术健脾燥湿,使本方攻积而不伤正:神曲消食化湿,使食消则脾胃和。

泄心汤

本方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方中黄芩、黄连清泄心胃、焕湿解毒;大黄泻热通腑,引火下行,症见吐衄便秘;目赤口疮;或外科痛肿属于热毒炽盛者。

乌梅丸

张仲景设制本方是为治疗胃热肠寒之蛔厥证,旨在寒热并用,温脏安蛔,方中乌梅安蛔止痛;细辛,蜀椒驱蛔温脏;干姜、桂枝、附子温里驱寒;黄连,黄柏苦寒燥湿,并清胃热;人参,当归补气养血;蜂蜜为丸调和诸药。众药合用,寒热并用,扶正祛邪,共奏湿脏、安蛔、补虚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