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路志正治疗心脾两虚胸痹一例
心脾两虚导致的胸痹,症状多见胸腹隐痛或刺痛,心悸气短,乏力倦怠,食少纳呆,失眠多梦 面色苍白无华,大便干结或溏泻,舌质淡,脉沉细无力。此为脾虚不能生血,心失所养之象。治以益气健脾、补血养心。
心脾两虚,是指心血不足和脾气虚弱共存的证候。以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食少、腹胀、大便稀溏、倦怠乏力、或见崩漏、便血、皮下出血、舌淡、脉细弱等为主要表现。下面是中医治疗心脾两虚的经验方。
心脾两虚导致的胸痹,症状多见胸腹隐痛或刺痛,心悸气短,乏力倦怠,食少纳呆,失眠多梦 面色苍白无华,大便干结或溏泻,舌质淡,脉沉细无力。此为脾虚不能生血,心失所养之象。治以益气健脾、补血养心。
气滞日久不愈或阳虚血行不利,均致瘀血阻络为病。症见:胸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或牵引肩背、拒按、夜痛甚,心悸气短呈阵发性,舌质紫暗,脉沉涩。常见心绞痛,甚则心肌梗死。患者内结为瘀,可致血行失度而心脉瘀阻,当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以基本方加失笑散及红花、甘松,若见结代脉则加生晒参、甘松调治。
本方温阳化饮,健牌利湿,主治中阳不足,饮停心下之痰饮病,症见胸胁支满,目眩心悸。或短气面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方中茯苓为君,健脾化饮:桂枝为臣,温阳化饮;白术为佐,健脾燥湿,以助脾运;甘草为使,益气和中。四药合用,温而不热,利而不峻,共奏温阳利水之效,是“温药和之”的代表方剂。
本方为治疗气血不足的著名方剂。本方证为心脾两虚之证,以脾虚为核心,以气血亏虚为基础,本方虽功在补血,但其益气之品多于补血之药,乃是从中焦着手,益气健脾以滋化源而生血,使气旺而血充。其次,于大队补益药中,得木香以行气,当归以活血,则补中有行,滋而不腻,二收益气健脾,补血养心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