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具有肾功能恶化倾向和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下面是中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经验方和医案。

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国医大师张镜人用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主运化,肾司开阔。脾肾两虚势必影响精微的摄取和精气的固密,出现蛋白尿。且“肾为胃关,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临床治疗宜参苓白术散适当配合益肾而清湿热之品。

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具有清热利湿退黄作用,是治疗湿热黄疸的重要方剂,其中茵陈蒿为君,最善清热利湿退黄;栀子为辅,清泻三焦湿热;大黄为佐,泻热逐瘀。症见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横色,復微满,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沉实或滑数等。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由四君子汤加味而成,方中人参、山药、蓬子肉健牌益气和胃,白术、获苓、扁豆、惹苡仁健胖,渗湿止泻,醒牌和胃理气,枯梗载药上行,宣肺利气以通调水, 道。诸药合用具有健牌益气,渗湿止泻之效,是治疗脾虚挟湿证的重要方剂。症见:饮食不化,胸乾病闷,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肠鸣泄泻,苔白鼠,脉虚缓。

麻黄连招赤小豆汤

方中麻黄、杏仁、生姜解表散邪;连轺、赤小豆、生梓白皮苦寒清热,除湿退黄;炙草、大枣甘平和中。八味合方共奏表里双解,使湿从表散,热从内除之效。《医宗金鉴》说:“湿热发黄·····用麻黄汤以开其表,使黄从外而散,去桂枝者,避其热也。佐姜枣者,和其营卫也,加连翘、梓皮以泄其热,赤小豆以利其湿,共成治表实黄之效也。”因目前药店多不备生梓白皮,可以桑白皮或茵陈代之。

实脾饮

方中以附子、干姜为君,温肾暖脾,扶阳抑阴;白术健脾渗湿,使水湿从小便而利;木瓜芳香醒脾,祛湿利水,助脾之运化;厚朴、木香、槟榔、草果行气导滞,化湿行水,使气行则湿化,俱为佐药;使以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诸药,益牌和中。诸药相伍,共奏温暖脾肾,行气利水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