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路志正治疗肾心痛医案三则
肾心痛可由肾阴虚不能上济心阴,肾精虚不能化生心血,肾阳虚不能温煦心阳,水火失济,心肾不交。五脏损伤,终必及肾,其病位在心,病本在肾,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疼痛多表现在手足少阴二经循行路线部位,所主病候,并伴见肾阴虚或肾阳虚、阴阳并虚等的兼证。治以滋肾阴或壮肾阳为主,辅以和血化瘀或温化痰饮,或调理阴阳,交通心肾。
肾心痛可由肾阴虚不能上济心阴,肾精虚不能化生心血,肾阳虚不能温煦心阳,水火失济,心肾不交。五脏损伤,终必及肾,其病位在心,病本在肾,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疼痛多表现在手足少阴二经循行路线部位,所主病候,并伴见肾阴虚或肾阳虚、阴阳并虚等的兼证。治以滋肾阴或壮肾阳为主,辅以和血化瘀或温化痰饮,或调理阴阳,交通心肾。
湿浊痹阻所致的胸痹,约占脾胃失调所致胸痹患者的 19%,运用醒脾化湿法治疗效果甚佳。本例患者治疗中饮酒而嗜肥甘厚味,病情反复,经随证调治始愈。因此脾胃失调之胸痹患者,治疗当谨遵《难经·十四难》“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之法,谨慎调适,勿令犯忌。
针对本病患者的心气、心血、心阴、心阳诸亏虚为根本,故以益气养血、通阳化瘀为主,结合健 脾化痰运中而使痰瘀逐渐消除。本方乃取仲景炙甘草汤之意,以大剂量炙甘草与桂枝相伍,辛甘化阳以益心气、通心脉、振心阳;生地黄、麦冬等滋阴而通心脉;方中川黄连苦寒入心,清心安神,并制桂枝之温热;菖蒲、茯苓、半夏化痰辟浊,疏畅胸脘。
本案胸痹,以胸际阻塞不舒,伴有疼痛为主症,结合胁肋不适,平素心情抑郁,胸痹发作与情志变化相关,可知其病理以肝气郁滞为主。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失疏泄,气机郁滞,经气不利,气不行血,血瘀心络,则见胸闷疼痛,牵及左臂,唇舌紫暗,舌下青筋显露。故周老辨为肝郁气滞、久病入络、心营不畅,治予疏肝理气,化瘀通络。药用血府逐瘀汤化裁。
结合现代药理发现,六神丸具有强心、调节冠状动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及抑制血管通透性等多种复合作用。朱老用此于临床胸痹(心痛)治疗,果然屡获良效,且取效甚捷。值得注意的是蟾酥用量如太大,可造成心脏、呼吸麻痹而致死,所以不可过量。
PTCA术后半年内再狭窄率达40%,植入支架再狭窄率仍有近10%,中医学认为,气虚血瘀是基本病机。临床除常规使用西药抗凝外,联合中医药可缓解症状,减少再狭窄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上两案均为介入治疗后常规中西医治疗后症状反复。第一个案例为介人后短期内新的血管狭窄形成。第二个案例有再狭窄表现,经邓教授诊治后症状缓解。两案例均在门诊继续以邓教授冠心方加减,随访至今情况稳定。
阳和汤是治疗阴疽的代表方剂,阴疽多由营血亏虚,寒凝痰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关节而成。方中重用熟地黄温补营血,配以血肉有情之鹿角胶填精补髓,强壮筋骨。炮姜、肉桂温通血脉,散寒通滞;麻黄开腠理以达表;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生甘草解脓毒而调诸药。
瓜蒌薤白白酒汤药虽三味,但配伍精当 方中瓜蒌理气宽胸,祛痰散结为君药,薤白温通滑利,通阳散结,行气止痛。两药配伍,相辅相成,为治疗胸痹的要药,更借白酒辛温之性,行气活血,增强薤白行气通阳之力。三药合用,共奏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之功。是临床治疗胸阳不振,痰浊阻滞之胸痹的常用方剂。症见陶中闷痛,甚至胸痛彻背,噶息咳唾,短气,舌苔白腻,脉沉弦成紧。
养心汤具有益心气、养心血、安心神之功,方中人参、黄民、炙甘草、肉桂温补心气,益气生血,当归、川笃补养心血,获苓、获神、远志、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半夏辛散气机,使全方补而不滞,五味子收敛心气,生,姜、大枣和营安神。
小柴胡汤方中柴胡、黄芩同用,一散一清,清透并用,既可外解半表之邪,又可内清半里之热,故为和解少阳之要药。半夏、生姜调理胃气,降逆止呕;人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既能扶正以助祛邪,又可实里以防邪人。柴胡配半夏,尚能升清降浊;生姜合大枣,更可调和营卫;诸药相伍,寒温并用,升降协调,扶正,祛邪,具有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和畅气机的作用,故而本方能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而诸症自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