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白头翁汤

验方组成:
白头翁15g,黄柏12g,黄连4~6g,秦皮12g。
上药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萍,温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

验方功效:
本方为治疗热毒赤痢的代表方,主治治热利下重,症见腹痛里急,便下脓血,赤多白少,满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方中四药皆大苦大寒之品,功专清热解毒,凉血治痢,对于热毒虽盛而阴液未伤者宜之。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所含药物均有较强的广谱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此外还能促进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多方面影响感染过程:现临床除用于急性菌痢及阿米巴痢疾的治疗,也用于其他病原体所致泻下面属“热痢”者,还可用于一些非“下痢”性疾病。妇科感染性炎性疾病多以湿热毒为患,用本方治疗可获良效。

验方医案:
1.治疗带下(湿毒型):高氏等[1]以白头翁汤加味治疗湿毒型带下,效果满意。症见带下量多,色黄绿如脓,有秽臭气,有时挟血液,前阴瘙痒不适,搔之则红肿刺痛,大便有灼热感,小便黄赤,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脉滑数、审因论证,此乃湿毒内侵,损伤冲任带脉,以致蕴而生热,秽浊下流。治法当清热解毒,祛湿止带。方用白头翁汤加味:白头翁25g,黄柏15g,黄连6g,秦皮12g,车前子,猪苓各10g,水煎服。
2.治疗阴痒:王氏[2]以白头翁汤加味治疗由于湿热下注所致之阴痒疗效满意,症见阴道不定时作痒,夜间尤甚,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秽臭气味,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数有力,证属湿热下注,蕴郁下焦生虫。当治以清热利湿,杀虫止痒,以白头翁汤加味。基本方药:白头翁、滑石各15g,黄连、黄柏各6g,秦皮、土茯苓、泽泻、槟榔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另配外洗方:蛇床子、苦参、白部、明矾各15g,煎汤趁热先熏洗后坐浴,1日1次。7日为1个疗程,其治疗效果良好。
3.治疗崩漏(血热型):高氏[1]川等以白头翁汤加味治疗血热型崩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症见阴道突然大量下血,血色深红,小便黄赤,伴唇干喜饮,头晕面赤,烦躁不寐,舌质红,苔黄,脉滑数。乃热盛于内,迫血妄行。治宜清热凉血,固经涩血。方用白头翁汤加味:白头翁20g,黄柏、秦皮各15g,生地黄25g,丹皮12g,黄连6g。水煎服。
4.治疗子痢(湿热型):高氏等[1]以白头翁汤加味治疗湿热型子焖,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症见妊娠期下痢脓血稠粘,腹痛下坠,小便不利,心烦呃逆,不思饮食,面色浮红,舌苔微黄而腻,脉弦滑,乃因湿热之邪滞于肠道,肠热瘀积,大肠传导失司所致,治宜清热凉血,导滞安胎。方用白头翁汤加味:白头翁、地愉各15g,黄连6g,黄柏、秦皮各12g,益母草30g,水煎服。
参考文献:
1.高尚社,等,浙江中医,1987.(2):80
2.王国庆,四川中医,1987.(10):52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