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实脾饮

验方组成:
厚朴(去皮姜制)、炒白术、木瓜(去属)、木香(不见火)、 草果仁、 槟椰、附子(炮,去皮脐)、白茯苓(去皮,干姜炮)各30g,甘草(炙)15g。

验方应用:
实脾饮温阳健脾,行气利水,是治疗阴水之症常用方。阴水之证,缘于脾肾阳虚,阳不化水,水气内停所致。症见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清薄,舌苔厚腻,脉沉迟。方中以附子、干姜为君,温肾暖脾,扶阳抑阴;白术健脾渗湿,使水湿从小便而利;木瓜芳香醒脾,祛湿利水,助脾之运化;厚朴、木香、槟榔、草果行气导滞,化湿行水,使气行则湿化,俱为佐药;使以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诸药,益牌和中。诸药相伍,共奏温暖脾肾,行气利水之效。

验方医案:
1.治疗渗出性胸膜炎:宋氏[1]用实脾饮加减治疗渗出性胸膜炎,效果颇佳。
2.治疗肝硬化: 顾氏[2]用实牌饮治疗肝硬化37例,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15例显效(症状及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乙肝表面抗原滴度降低1年以上未复发者);18例有效(症状减轻,肝功能及乙肝表面抗原明显好转者);4例无效(症状、体征、肝功能等无改善者)。宋氏[3]用实胖饮配伍虫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32例,3个月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均做有关项目检查。结果:显效(腹水及全身症状缓解或消失,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6例;有效(腹水及其他症状明显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11例;无效(腹水未见减轻。其他症状及肝功能无改善或恶化)15例。
3.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余氏[4]用实脾饮加味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187例,药用:附子12g(先惠30分钟,后同),干姜、生姜各6g、白术、木瓜、大枣、牵牛子各12g,甘草3g.厚朴、木香、草果、桃仁各10g,茯苓、金钱草、益母草各20g,猪苓,泽泻各15g。结果:痊愈(恢复普食,从事日常工作后无水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小便恢复正常,辅助检查正常,2年内未再复发)125例;显效(恢复日常工作后无水肿、高血压,尿改变亦恢复正常,1年未再复发)23例;有效(临床无水肿,高血压,有尿黄,但食多盐饮食及从事重体力劳动后时有水肿,半年内病情基本稳定,无明显复发)16例:无效(经治疗1月后病情无明显改变)23例。总有效率87.7%。
4.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钮氏[5]用实脾饮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效果尚佳。
参考文献
1.宋武三,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8.(1):30
2.顾全之,浙江中医,1997,(5):202
3.宋宏才,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7,(6):29
4.余明、陕西中国,1992.(4):174
5.钮淮元,光明中医杂志,1996.(5):53

验方医案:妇科
1.治疗急性羊水过多:在妊娠7—10月之间,羊水量超出正常达2000ml以上,并在短期内迅速增多,称为急性羊水过多。此病属中医子气、子肿、子满范畴,其发病机理责之于脾肾阳虚,故面可用实脾饮治疗之。葛氏[1]以实脾饮治疗急性羊水过多18例,除2例最后实行高位破膜引产外,共治愈16例。其基本方药:茯苓皮30g,白术(土炒)、炮附子、生姜皮各15g,木瓜、苏梗、木香各12g,大腹皮(包煎)25g,草豆蔻9g,泽泻、猪苓各20g,砂仁5g,炮干姜、川朴各10g.大枣6枚。腹胀甚者加炒枳壳、陈皮;足肿甚者加葶苈子,桑白皮。上药加水750ml,煎取250ml,再加水400ml,煎取150ml,混合煎取药液,每次服200ml,1日2次。
2.治疗妊娠期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型):杨氏[2]等以实脾饮合济生肾气丸化裁治疗牌肾阳虚型妊娠期肾病综合征,取得良效。患者面色皖白或灰略无光,精神倦怠,腰膝疫软,形寒肢冷,全身浮肿,尤以腰以下为甚,或兼见少尿,腹水。纳呆,恶心呕吐,舌淡苔白厚或腻,脉沉细。基本方药: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薏苡仁30g,肉桂10g、益母草30g、白茅根30g、附子10g(先煎)、猪苓10g、牛膝10g、车前子10g。水煎服,日1剂,效果良好。
3.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郑氏[3]以实脾饮加减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牌虚湿阻的患者,其临床疗效颇验。患者形体较胖,气短懒言,纳差、咯痰,眼睑、下肢浮肿,大便时溏时干,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脉濡缓。基本方药:白茯苓10g、白术10g,木瓜10g,槟榔10g、草果仁10g、厚朴6g,木香3g、炮姜6g、炮附子3g、炙甘草6g、山药10g、薏米10g、生姜皮6g.益母草10g 水煎服。
参考文献:
1.葛玉连,等,四川中医,1995,15(7):36
2.杨大男,等.山东中医杂志,1993.12(1):42
3.郑月萍,甘肃中医,1993.6(3):37—38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