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方组成:
人参(3g) 橘皮(12g) 竹茹(12g)甘草(6g)大枣(5枚)生姜(9g)。上六味,水煎服。
验方功效:
本方为胃虚有热之呃逆而设。因胃气以降为顺,胃虚有热,其气上逆则呃逆、呕吐不欲饮食。治以益气清热,和胃降逆。方中橘皮、生姜理气和胃降逆,竹茹清热安中,人参、甘草、大枣益气补中,共奏益气清热,降逆止呕之功。
验方医案:
1.治疗肾功能衰竭:温水应[1]运用橘皮竹茹汤加味治疗肾功能衰竭31例,疗效可靠。具体方法:本方含橘皮、竹茹各10g,红参须、红枣各8g,炙甘草、生姜各5g,法半夏12g,黄芪25g。糖尿病去甘草,加怀牛膝;尿少加白术,茯苓;血压高加钩藤;便秘加生大黄。小儿药量酌减,日1剂水煎分4次服。低盐低蛋白饮食,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结果:治愈12例,好转17例,未愈2例。
2.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蒋家驰等[2]以本方为主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满意。治疗方法:67例患者均进食低盐低蛋白饮食及对症治疗。中药采用橘皮竹菇汤加味(太子参、玉米须、六月雪各30g,或红参6g,橘皮、竹菇、法半夏各10g,茯苓15g,炙甘草、生姜各5g,红枣5枚),日1剂,日服2次;金水宝(江西国药厂生产)每次5粒,日3次。结果:大多数患者自觉症状显著改善。
3.治疗重症肝炎顽固性呕吐:易任德[3]报道:运用橘皮竹茹汤治疗重症肝炎顽固性呕吐8例,有效率100%,痊愈率87.5%。本方对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争取抢救时间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4.治疗返流性食道炎:白海艳等[4]运用本方进行中西医对照治疗返流性食道炎69例,收效明显。方法:对症状明显的69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平均年龄、病程无明显差别。具体治疗方法:①中药组给予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各20g,大枣5枚,党参、生姜各15g.甘草10g。水煎口服2次。②西药组给服胃复安10mg,日3次口服;甲氰咪胍200mg,日服4次。治疗结果:中药组对消退口苦咽干,胸口烧灼感、呃逆等症效果迅速而明显,半数病人服药1周内口苦咽干、嗳气症状消失;总有效率中药组(88.2%)明显高于西药组(65.7%)。
5.治疗碱性返流性胃炎:李少华等[5]应用橘皮竹茹汤治疗碱性返流性胃炎36例,效果良好。本组71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36例,予橘皮、竹茹各20g,党参、生姜各15g,甘草10g,大枣5枚。水煎服,日1剂。西药组35例,口服胃复安10mg/次,日3次,雷尼替丁150ml/次,日2次。结果:两组分别痊愈14、12例,好转17、11例,无效5、12例。
参考文献:
1.温水应,新中医,1996,(9):40
2.蒋家糖,等,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126
3.易任德,实用中医药杂志,1997,(4):6
4.白海艳,等.四川中医,1997,(1):29
5.李少华,等,中医药学报,199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