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情况:
张某,男,70 岁,主因心前区疼痛间歇发作 6年余于2002年5月就诊。病史:近年经常发作心前区疼痛,伴胸部憋闷气短,劳累后症状加重,纳少,眠差,二便调。
中医诊治:
舌质暗、苔白,脉细涩,辨证为心脉瘀阻,不通则痛。75mm毫针向上斜刺内关,针后即感胸闷减轻,共治疗10余次,症状明显缓解。
胸痹,西医称为心绞痛,以胸骨后、心前区出现持续性疼痛或憋闷感为主症,有时疼痛会放射至后背、左上肢或上腹部,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心包络是心之外围,代心受邪;而心主血脉,手厥阴经气不调,心脉瘀阻,可出现心痛。贺教授选用内关作为治疗本病的主穴,内关是厥阴经的络穴,又通阴维脉,早在《难经》中就有“阴维为病苦心痛”的记载, 《拦江赋》说“胸中之病内关担”, 《千金方说“心实者,则心中暴痛,虚则心烦,惕然不能动,失智,内关主之”,故选用内关以通调心气,理气行血,化瘀通络面止痛,针内关时选用 60mm 或 75mm 的毫针向上斜刺,透至郄门穴。
王桂玲,宣雅波,程金莲,中国国针,贺普仁教授经络辨证治疗疑难病症摘要 2007, 27 (7), 517—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