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易黄汤

验方组成:
山药,炒30g,灰实,炒30g,黄柏,盐水炒6g,车前子,酒炒3g,白果,碎(10个)。
水煎服。

验方功效
易黄汤出自《傅青主女科》,为治疗湿热带下的常用方,症见带下粘稠量多,色白兼黄,其气腥臭,腰疫腿软,头眩且重,乏力,舌谈苔白或兼黄,脉濡。傅山指出本方:“此不特治黄带也,凡有带病者,均可治之。”方中山药、芡实入脾肾二经,具有健脾益肾,固肾涩精之功,且能专补任脉之虚,二药标本兼顾,共成主药;车前子淡渗利湿,加白果收涩止带;凡带证多脾湿,湿久则有蕴热之虞,故用黄柏清肾中之火。诸药配合,共奏健脾除湿,清热止带之功。

验方医案:
1.治疗带下:邓氏[1]用本方治疗带下病80例,取得良效。80例带下患者中白带37例,黄带31例,赤白带12例。妇科检查确诊阴道炎19例,宫颈炎30例,宫颈糜烂24例。阴道滴虫7例。年龄在16~61岁。病程在1个月~5年。使用易黄汤随症加味治疗,10天为1个疗程,1—4个疗程后,痊愈(无带,一年内未复发,伴发症消失)41例:显效(带下明显减少,伴有症状基本消失,半年内无反复)36例;无效(服药2个疗程以上,带量如旧,自觉症状未见改善)3例。
2.治疗慢性盆腔炎:谢氏[2]用本方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症见带下如淋,色白灰黄,质稠粘滞,量多气腥,外阴部■痒,经常头晕腰疫,身倦乏力,纳谷不香,舌淡苔白,脉象缓弱。妇科检查:慢性盆腔炎 谢氏认为此乃脾肾虚损,湿热内蕴,流注下焦,带脉失约。治宜健脾补肾,利湿止带。方用易黄汤,另配外洗方:黄柏、槟榔、枯矾各10g,苦参15g,每日煎水熏洗2次。服药9剂后病愈。
3.治疗蛋白尿:宋氏[3]用易黄汤加味治蛋白尿患者效佳。某患者临症表现为浮肿,尿少,腰痛,肢困乏力,面色少华,苔腻微黄,脉弦缓。尿检:蛋白(+++)。宋氏辨证为脾肾两虚,湿热内蕴,精微下渗。治以健脾补肾,利湿清热。以易黄汤加山萸肉、茯苓而愈。
4.治疗乳糜尿:宋氏[3]用易黄汤加味治疗乳糜尿有效。一患者症见乳糜尿。一系因劳累而发,小便混浊不清,白如米泔,甚则尿下浊块,上有浮油,尿道灼痛,伴有头目昏眩,面黄肢倦,舌苔黄腻,脉象细缓。乳糜尿实验阳性。宋氏辨证为脾虚,湿热之邪留恋下焦,清浊不分。治以益气健脾,清热除湿。方用易黄汤加味:山药10g,芡实15g,黄柏10g,车前子20g.白果12枚,苡仁15g,太子参10g,川草薢10g,茯苓10g 服12剂后好转,再服12剂痊愈。
5.治疗尿道炎:宋氏[3]用易黄汤加味治疗尿道炎1例,疗效满意。宋氏方药为:山药10g,黄柏10g,芡实10g,甘草梢10g,石苇10g,车前子15g,篇蓄15g,生地15g,白果10枚,生大黄8g
参考文献:
1.邓益和,辽宁中医,1986,(7):36.
2.谢兆丰,中医杂志,1989.(2):19
3.宋风庭,江苏中医,1995,(7):34,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