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国医大师班秀文谈痛经的中医辨证治疗

痛经,顾名思义,痛即是疼痛,经即是月经。痛经指妇女在经行前后或在经行之中,少腹、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烈难忍,常伴有唇面发青、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呕吐等症。由于本病是随着月经周期持续发作,所以称为“痛经”,又叫“经行腹痛”。

古代医家对痛经的看法

前人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病位及其治法都有比较全面的论述。例如《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这里点出经水不利而少腹满痛,是由瘀血留滞经脉而引起,治之当用土瓜根散(桂枝、芍药、土瓜根、廣虫)活血化瘀,以通经止痛。《诸病源候论·月水来腹痛候》:“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脉络,损伤冲任之脉······故月水将下之际,血气动于风冷,风冷与血气相击,故令痛也。”这里既指出病因是体虚而感受风冷之邪,又指出痛经的机制是冲任损伤,风冷之邪气与血行相搏。到了明代,医学大家张景岳对本病的论述尤为全面,他说:“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成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然实痛者多痛于经未行之前,经通而痛自减。虚痛者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面痛益甚,大都可按可揉者为虚,拒按拒揉者为实,有滞无滞,于此可察,但实中有虚,虚中亦有实,此当于形气嘉质而辨之”。(《景岳全书·妇人规·经期腹痛》)张氏的论述不仅指出痛经有寒热虚实夹杂之分,而且指出经前痛、经后痛为辨虚实的关健,其言符合临床实际,一直到今天,仍然是辩证的依据。

中医临床上痛经类型及原因

  • 气滞血瘀:《灵枢·五音五味》:“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妇女在工作、学习、婚配、生育等日常生活中,易为七情所伤,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利,运血功能失职,血行受阻,冲、任脉不利,气滞则血密停滞胞中而作痛。
  • 寒湿凝滞:寒湿为收引重浊之邪,最易阻碍气机,如在经期中胃雨涉水,或久卧湿地,成索体阴寒内盛,或过食生冷,寒湿之邪侵袭于下焦,客于胞宫,经电为寒提凝滞,行面不畅则痛。
  • 湿热蕴结:湿为阴邪,重浊黏腻,易伤阳气;热为阳邪,易伤阴血。如外感湿热之邪,或房室不洁,湿热侵袭跑宫,或湿邪久郁化热,或素体湿热内蕴,湿与热结,精留冲任,与经血相博,欲行而不畅,以致瘀滞作痛。
  • 气血两虚:平素胖胃虚弱,气血来源不足,经行之后,血海更虚,胞脉失养而引起绵绵面痛;或票赋阳虚,运血乏力,经行滞涩不畅;或大病久病之后,气血亏损,冲任供虚,不能主持经血的施泄调摄。以上原因均可造成胸脉失养而作痛。
  • 肝肾亏损: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肝肾有相互滋生的密切关系。如素体肝肾不足,或多产房劳,或久病及肾,都能导致精血亏虚,经源不足,胸脉失养而作痛。

总的来说,痛经的原因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之分,在病机上有实证与虚证的不同,其总的机制为气血运行不畅。现代医学诊断本病多发生于子宫发育不良,如子宫过于前屈成后倾、子宫颈管狭窄、子宫内膜呈片状排出(膜样痛经)、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

不同类型痛经的辩证要点和治疗方案

痛经的辨证除了重视四诊的综合分析之外,还要抓住痛经的发作时间、部位、性质。凡是经前、经中疼痛,多属实证(气滞、血据);经后绵绵面痛,多属虚证(血虚、气虚)。疼痛在两侧少腹属肝,中间小腹疼痛属肾和子宫,少腹、小腹疼痛连及脐腹多与脾有关。疼痛如绞,有抽搐感,冷痛,得热则减属寒;腹痛如针刺,喜凉,得热则甚属热;绵绵作痛而喜按者为虚;剧痛而拒按者为实;又胀又痛,胀甚于痛为气滞;反之,痛甚于胀为血瘀。临床上有些病例是虚实夹杂,例如有的患者,经前、经中、经后少腹、小腹都疼痛,要分清是以虚为主,还是以实为主,必须对形、神、色、脉加以综合分析才能明确诊断。根据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的病机,其治疗的原则当然是以“通”为主,通则不痛。但证有寒热虚实的不同,因而“通”也有多方面含义。在临床上,凡属寒证,当温而通之;热证,清而通之:虚证,补而通之;实证,泻面通之。温清补泻都是以调气和血或调血以和气为目的的,使气血调和,则经行畅通,其痛自止。

  • 气滞血瘀型:症见经将行或经行第一天少腹、小腹又胀又痛,以胀为主,经行不畅,血色紫暗而夹血块,块下则胀痛减轻,经前乳房、胸胁胀痛,经行则舒,舌苔薄白,舌边尖有瘀点,脉象沉涩或弦细。用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之法,方用逍遥散失笑散加减。盖妇女以血为主,肝藏血而主疏泄,故以道遥散养血疏肝,以调理气机;气滞则血瘀,故用失笑散以化瘀止痛,常加甘松、素馨花、乌药以理气解部;用莪术、泽兰、益母草以活血化瘀。阴虚血亏者,则加首乌、麦冬、鸡血藤之类;夹痰湿者,则加浙灵、苍术、瓜萎壳之类;滞而化热,苔黄脉数者,宜加丹皮、丹参、地骨皮以凉血化瘀。
  • 寒湿凝滞型:症见经将行或行经时少腹、小腹抽痛,甚则牵引腰脊疼痛,得热则舒,经行量多或色紫晴夹块,肢冷畏寒,大便溏薄,苔白腻,脉弦或沉紧。治以温经散寒、利湿化瘀法,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活血行瘀,延胡索、蒲黄、五灵脂、没药化瘀止痛;肉桂、干姜、小茴香温经散寒,寒湿相兼者,宜加苍术、茯苓、佩兰以化浊利湿。全方偏于温通,寒实者宜之。如证偏于虚寒者,则宜用《金匮要略》中的温经汤治之。本方既有胶艾汤之补,麦门冬汤之滋,又有吴茱萸汤之温,桂枝茯苓丸之行,补、滋、温、行俱备,是温经散寒、补虚化瘀的良剂。如经前面、下肢水肿者,此为肺虚湿重,可用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或附子汤(《寒论》)治之。此两方一则养血疏肝、健牌利湿,一则温肾健脾、扶阳化湿,凡寒湿并重而抽痛者,宜两方配合使用,并加益母草、技术、刘寄奴、延胡索、苏木、泽兰之类以化据止痛。
  • 湿热蒸结型:本型症见平时少腹、小腹绵绵而痛,经将行及经行第一天加剧,按之不减,经行超前,量多,色红或紫,质调黏,平时带下量多,色黄白,质稠黏,有腥臭之气,心烦不眠,溺黄,大便秘结成溏而不畅,阴道或外阴酱痒,甚成又痒又痛,口苦,舌苔黄腻,脉象弦数或淄数。治以清热凉血,利湿化瘀之法,方用三妙丸合当归散、龙胆泻肝汤化载。方中三妙丸有清热、燥湿的作用,当归散有健脾化湿,活血清热之功,两方合用,既能清热燥湿,又有活血止痛的作用。如痛甚则加金铃子、延胡索之类;阴道痒剧难忍则加土茯苓、槟榔、白鲜皮之类。如醒热俱盛,带下量多臭秽,经行胀痛难忍,阴痒而阴肿者,必须用既能泻火清热,又能活血利湿之龙胆泻肝汤治之。本方为泻中有补、清中有养之妙剂,湿热清,血脉通,则经痛自止。
  • 气血两虚型:症见经期或经净之后,少腹、小腹绵绵作痛,按之则舒,经色淡而稀,量少,面色苍白,肢体乏力,舌质嫩,苔薄白,脉虚细。治拟益气养血法,方用圣愈汤加减。中以党参,黄芪补益中气,四物汤补血活血以治本,常加甘松,玫瑰花、索馨花以芳香理气止痛。离经之血,多有滞瘀之患,有时亦加益母草、莪术以导滞化瘀。气血虚弱,证属亏损之变,非一时所能取效,平时宜用人参养荣汤(《和剂局方》)治之。本方为阳生阴长、血足气旺之方,是五脏交养互益之方,用之得宜,气血恢复,则经痛自失。
  • 肝肾亏损型:经净后少腹、小腹隐痛,得温得按则舒,经行前后不一,量少色淡,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质淡红,苔薄白或少苔,脉沉细或虚迟。治拟调补肝肾法,方用调肝汤加减。本方既有滋补肝肾、养血柔肝之功,又能温肾而调冲任,诚是肝肾亏损之良方。如腰酸痛甚欲折者,加制附子、川杜仲、川断、艾叶以温肾暖宫;少腹、两胁胀痛者,加小茴香、佛手花、川袜子、柴胡疏肝理气;夜尿多面清长者,则加益智仁、桑蝶蛸以温肾固湿。

根据临床的表现,本病有寒热虚实的不同,但由于体质、生活、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相当复杂的。例如以疾病发作的时间来说,经将行及经中痛属实,经后痛属虚,这仅是指一般而言,实际上,有不少的病例,经前经后俱痛。所以必须结合四诊,详细审察,辨明其偏虚偏实,寒热数重孰轻,分清病情是纯虚或纯实,纯热或纯寒,或是寒热相兼,虚实夹杂,方能不贻误病机。

痛经的中医治疗和用药原则

《内经》有言:“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审证求因,辨证治疗,这是肯定的,但本病的主要表现在一个“痛”字,如何及时解除患者的痛苦,也不容忽视。班老认为还是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当疼痛剧烈发作的时候应以治标为主。对于治标,应以疏导为主,也就是应该从调理气血人手,使血脉道畅,则其疼痛自减。班老不主张使用镇静、麻醉之品,这些药虽然止痛快,但却后患无穷,因为镇静之品,往往导致血液凝滞,反而形成瘀血而阻塞胞脉,结果是越治越痛,经久不愈,痛苦不堪。

当疼痛剧烈难忍的时候,治标是必要的,但这仅仅是权宜之计,关键还是在治本,只有治本,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至于如何治本,班老认为一是要辨证明确,二是掌握治疗的时间。分清病情的寒热虚实,或温成清,或补或泻,有的放矢,则疗效可期,在治疗时间上,必须在病未发前进行治疗,因为气血的调和、脏腑功能的恢复,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在临床上,班老常常在月经中期给患者服药3—5天,到了经前1周,再给患者服药3—5天。在月经中期的治疗,侧重于治本,以祛除病因而调和气血,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在经前1周的治疗,则在治本的基础上,兼以治标。一般来说,要坚持6个月的治疗,疗效才能巩固。

痛经的治疗,本着“通则不痛”的原则,在“通”字上着眼是对的。但如仅用通法,却是值得商榷的。因为通行之品,不是辛温香燥,便是行血破血,要是使用不当,反而损伤气血,影响疗效。班老主张药以冲和为贵,如血热则清,药宜甘凉,如鲜荷叶、鲜茅根之类;血瘀则宜化,药宜甘辛微温,如鸡血藤、益母草、苏木之类:气滞宜疏,药宜辛平芳淡,如素馨花、玫瑰花、玉兰花之类;虚寒则宜补宜温,药宜甘温益气,如北芪、人参、桂圆肉之类。总之,药贵平和,防其偏性,才能达到祛除病因,保护正气的目的。

本文节选自《国医大师班秀文》 班胜,黎敏,李莉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1.1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