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卷一.平脉法
张仲景 伤寒论 平脉法 原文: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
张仲景 伤寒论 平脉法 原文: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
张仲景 伤寒论 辨脉法 原文,脉有阴阳,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桂枝汤加减应对太阳中风症,针对太阳中风症不同的情况进行加减,有桂枝葛根汤,桂枝附子汤,桂枝麻黄汤,茯苓白术汤等。
葛根芩连汤是张仲景为表证误用攻下,致邪热内陷阳明,遂成表证未解,里热炽盛之证而设,是治疗身热下利的代表方剂。方中葛根既能清热解表,又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治下利;辅以黄芩、黄连性寒之品清胃肠之热,燥胃肠之湿;使以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共成解肌清里之剂。主治外感表证未解,热邪人里,症见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舌红苔黄脉数。
本方为太阳伤寒而设。由于风寒束表,肌腠闭塞,汗液不能外发,故见恶寒发热,无汗;肺合皮毛,毛窍闭塞无汗,使肺气不宣,故见咳嗽气喘;风寒外束,阳气被郁,影响经脉不舒,故头痛、身痛;苔薄白、脉浮紧,皆为寒邪在表之证。治以解表发汗,宣肺平喘。方中麻黄辛苦微温。解表发汗以散风寒,宣利肺气以止咳喘,为方中君药;桂枝辛温,发汗解肌,温经散寒;杏仁苦辛温,温降肺气为臣,可助麻黄以平喘;炙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之功。
本方由调胃承气汤加桃仁、桂枝组成。方中桃仁破血祛瘀,大黄攻瘀泄热,二药合用,瘀热并治,共为君药:桂枝通行血脉,助桃仁破血祛瘀,芒硝软坚散结,助大黄下瘀泄热,共为臣药;炙甘草益气和中,并缓诸药峻烈之性,使瘀祛而正不伤,为佐使药。五味配合,共奏破血下瘀之功。症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谴语烦渴。至夜发热,甚则其人如狂。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或淫等。
真武汤是治疗脾肾阳虚,水饮内停的重要方剂。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肾暖脾,化气行水;茯苓、白术健脾燥湿,淡渗利水;生姜助附子温阳,协茯苓利水;白芍柔肝止痛,养阴利水,且能缓和附子之辛燥。诸药合用,具有温肾暖脾,化气利水之效。
桂枝汤是《伤寒论》的重要方剂,为张仲景治疗太阳中风之主方,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或鼻鸡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
茵陈蒿汤具有清热利湿退黄作用,是治疗湿热黄疸的重要方剂,其中茵陈蒿为君,最善清热利湿退黄;栀子为辅,清泻三焦湿热;大黄为佐,泻热逐瘀。症见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横色,復微满,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沉实或滑数等。
四逆散透解郁热,是治疗热厥证或肝脾不和所致的胸胁脘腹不舒等症的方剂。本方证患者主要病理为“阳气郁遏于里,不能透达于外”或肝脾不和。临床表现为:发热,四肢厥冷,胸胁脘腹不舒或疼痛,或泄利下重等,故治疗当疏肝理脾,方用柴胡、白芍入肝经,疏肝解郁清热为主;配伍枳实,泻脾气之壅滞,调中焦之运化为辅;柴胡、枳实同用,加强疏肝理气之功。白芍与甘草配伍缓急止痛;甘草又调和诸药,四药合用有疏肝理脾,透解郁热,和中缓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