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 陰
革脈:弦而芤。仲景。如按鼓皮。丹溪。
仲景曰:弦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博。此名曰革。男子亡血失精。婦人半產漏下。《脈經》曰:三部脈革。長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時珍曰:此即芤弦二脈相合。故均主失血之候。諸家脈書。皆以為牢脈。故或有革無牢。有牢無革。混淆不辯。不知革浮牢沉。革虛牢實。形證皆異也。
又按《甲乙經》曰:渾渾革革。至如湧泉。病進而危。弊弊綽綽。其去如弦。絕者死。謂脈來渾濁。革變急如湧泉。出而不反也。王貺以為溢脈。與此不同。
【體狀主病詩】
革脈形如按鼓皮,芤弦相合脈寒虛,女人半產並崩漏,男子營虛或夢遺。
【相類詩】
見芤、牢。
牢 陰中陽
牢脈:似沉似伏。實大而長。微弦。《脈經》。
扁鵲曰:牢而長者肝也。仲景曰:寒則牢堅。有牢固之象。沈氏曰:似沉似伏。牢之位也。實大弦長。牢之體也。《脈訣》不言形狀。但雲:“尋之則無。按之則有。”雲:脈入皮膚辯息難。又以牢為死脈。皆孟浪謬誤。
【體狀相類詩】
弦長實大脈牢堅,牢位常居沉伏間,革脈芤弦自浮起,革虛牢實要詳看。
【主病詩】
寒則牢堅裏有余,腹心寒痛木乘脾,疝痜癥瘕何愁也,失血陰虛欲忌之。
牢主寒實之病。木實則為痛。扁鵲雲:耎為虛。牢為實。失血者脈宜沉細。反浮大而牢者死。虛病見實脈也。
《脈訣》言:骨間疼痛。氣居於表。池氏以為腎傳於脾。皆謬妄不經。
濡 陰
濡脈:極耎而浮,細如帛在水中。輕手相得。按之無有。《脈經》。如水上浮漚。
帛浮水中。重手按之。隨手而沒之象。
《脈訣》言:按之似有舉還無。是微脈。非濡也。
【體狀詩】
濡形浮細按須輕,水面浮綿力不禁,病後產中猶有藥,平人若見是無根。
【相類詩】
浮而柔細知為濡,沉細而柔作弱持,微則浮微如欲絕,細來沉細近於微。
浮細如綿曰“濡”。沉細如綿曰“弱”。浮而極細如絕曰“微”。沉而極細不斷曰“細”。
【主病詩】
濡為亡血陰虛病,髓海丹田暗已虧,汗雨夜來蒸入骨,血山崩倒濕侵脾。
寸濡陽微自汗多,關中其奈氣虛何,尺傷精血虛寒甚,溫補真陰可起屙。
濡主血陰虛之病,又為傷濕。
弱 陰
弱脈:極耎而沉細。按之乃得。舉手無有。《脈經》。
弱乃濡之沉者,《脈訣》言:輕手乃得。黎氏譬如浮漚。皆是濡脈。非弱也。
《素問》曰:脈弱以滑。是有胃氣。脈弱以澀。是謂久病。病後老弱見之順。平人少年見之逆。
【體狀詩】
弱來無力按之柔,柔細而沉不見浮,陽陷入陰精血弱,白頭猶可少年愁。
【相類詩】
見濡脈。
【主病詩】
弱脈陰虛陽氣衰,惡寒發熱骨筋痿,多驚多汗精神減,益氣調營急早醫。
寸弱陽虛病可知,關為胃弱與脾衰,欲求陽陷陰虛病,須把神門兩部推。
弱主氣虛之病。仲景曰:陽陷入陰故惡寒發熱。又雲:弱主筋。沉主骨。陽浮陰弱。血虛筋急。柳氏曰:氣虛則脈弱。寸弱陽虛。尺弱陰虛。關弱胃虛。
散 陰
散脈大而散。有表無裏。《經脈》。渙漫不收。崔氏。無統紀無拘束。至數不齊。或來多去少。或去多來少。渙散不收如楊花散漫之象。柳氏。
戴同父曰:心脈浮大而散。肺脈短澀而散。平脈也。心脈耎散怔忡,肺脈耎散。汗出。肝脈耎散溢飲。脾脈耎散胻腫。病脈也。腎脈耎散諸病脈。代散死脈也。《難經》曰。散脈獨見則危。柳氏曰:散為氣血俱虛。根本脫離之脈。產婦得之生。孕婦得之墮。
【體狀詩】
散似楊花散漫飛,去來無定至難齊,產為生兆胎為墮,久病逢之不必醫。
【相類詩】
散脈無拘散漫然,濡來浮細水中綿,浮而遲大為虛脈,芤脈中空有兩邊。
【主病詩】
左寸怔忡右寸汗,溢飲左關應耎散,右關耎散胻胕腫,散居兩尺魂應斷。
細 陰
細脈:小於微。而常有細直而耎。若絲線之應指。《脈經》。
《素問》謂之小。王啟玄言:如蓬。狀其柔細也。
《脈訣》言:往來極微。是微反大於細矣。與經相背。
【體狀詩】
細來累累細如絲,應指沉沉無絕期,春夏少年俱不利,秋冬老弱卻相宜。
【相類詩】
見微、濡。
【主病詩】
細脈縈縈血氣衰,諸虛勞損七情乖,若非濕氣侵腰腎,即是陽精汗洩來。
寸細應知嘔吐頻,入關腹脹胃虛形,尺逢定是丹田冷,洩痢遺精號脫陰。
《脈經》曰:細為血少氣衰。有此證則順。否則逆。故吐衄得沉細者生。憂勞過度者。脈亦細。
伏 陰
伏脈:重按著骨。指下裁動。《脈經》。脈行筋下。刊誤。
《脈訣》言:尋之似有。定息全無。殊為舛謬。
【體狀詩】
伏脈推筋著骨尋,指間裁動隱然深,傷寒欲汗陽將解,厥逆臍疼證屬陰。
【相類詩】
見沉脈。
【主病詩】
伏為霍亂吐頻頻,腹痛多緣宿食停,畜飲老痰成積聚,散寒溫裏莫因循。
食郁胸中雙寸伏,欲吐不吐常兀兀,當關腹痛困沉沉,關後疝疼還破腹。
傷寒。一手脈伏曰單伏。兩手脈伏曰雙伏。不可以陽證見陰為診。乃火邪內郁。不得發越。陽極似陰。故脈伏。必有大汗而解。正如久旱將雨。六合陰晦。雨後庶物皆蘇之義。又夾陰傷寒。先有伏陰在內。外復感寒。陰盛陽衰。四肢厥逆。六脈沉伏。須投姜附。及灸關元。脈乃復出也。若太谿沖陽皆無脈者必死。
《脈訣》言:徐徐發汗潔。古以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皆非也。劉元賓曰:伏脈不可發汗。
動 陽
動乃數脈。見於關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
仲景曰:陰陽相搏。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形冷惡寒。此三焦傷也。成無己曰:陰陽相搏。則虛者動。故陽虛則陽動。陰虛則陰動。龐安常曰:關前三分為陽。後三分為陰。關位半陰半陽。故動隨虛見。
《脈訣》言:尋之似有。舉之還無。不離其處。不往不來。三關沉沉。含糊謬妄。殊非動脈。詹氏言:其形鼓動如鉤如毛者。尤謬。
【體狀詩】
動脈搖搖數在關,無頭無尾豆形團,其原本是陰陽搏,虛者搖兮勝者安。
【主病詩】
動脈專司痛與驚,汗因陽動熱因陰,或為洩痢拘攣病,男子亡精女子崩。
仲景曰:動則為痛為驚。素問曰:陰虛陽搏謂之崩。又曰: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
促 陽
促脈:來去數時。一止復來。《脈經》。如蹶之趣。徐疾不常。黎氏。
《脈經》但言:數而止為促。《脈訣》乃雲:並居寸口不言時止者。謬矣。數止為促。緩止為結。何獨寸口哉?
【體狀詩】
促脈數而時一止,此為陽極欲亡陰,三焦郁火炎炎盛,進必無生退可生。
【相類詩】
見代脈。
【主病詩】
促脈惟將火病醫,其因有五細推之,時時喘咳皆痰積,或發狂斑與毒疽。
促主陽盛之病。促結之因皆有氣、血、痰、飲、食,五者之別。一有留滯。則脈必見止也。
結 陰
結脈:往來緩,時一止。復來。《脈經》。
《脈訣》言:或來或去。聚而卻還。與結無關。仲景有:累累如循長竿。曰陰結藹藹如車蓋。曰陽結。歷經又有如麻子。動搖旋引旋收。聚散不常者曰結。主死。此三脈。名同實異也。
【體狀詩】
結脈緩而時一止,獨陰偏盛欲亡陽,浮為氣滯沉為積,汗下分明在主張。
【相類詩】
見代脈。
【主病詩】
結脈皆因氣血凝,老痰結滯苦沉吟,內生積聚外癰腫,疝瘕為殃病屬陰。
結主陰盛之病。越人曰:結甚則積甚。結微則氣微。浮結外有痛積。伏結內有積聚。
代 陰
代脈: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仲景。脈至還入尺。良久方來。吳氏。
脈一息五至。肺心脾肝腎五臟之氣皆足。五十動而一息。合大衍之數。謂之平脈。反此則止乃見焉。腎氣不能至。則四十動一止。肝氣不能至,則三十動一止。蓋一朦之氣衰,而他臟之氣代至也。經曰:代則氣衰。滑伯仁曰:若無病贏瘦。脈代者。危脈也。有病而氣血乍損。氣不能續者。只為病脈。傷寒心悸脈。代者復脈湯主之。妊娠脈代者。其胎百日代之,生死不可不辯。
【體狀詩】
動中而止不能還,復動因而作代看,病者得之猶可療。平人卻與壽相關。
【相類詩】
數而時止名為促,緩止須將結脈呼,止不能回方是代,結生代死自殊途。
促結之止無常數。或二動三動。一止即來。代脈之止有常數。必依數而止。還入尺中。良久方來也。
【主病詩】
代脈元因臟氣衰,腹疼洩痢下元虧,或為吐瀉中宮病,女子懷胎三月兮。
《脈經》曰:代脈散者死。主洩及便膿血。
五十不止身無病,數內有止皆知定,四十一止一臟絕,四年之後多亡命。
三十一止即三年,二十一止二年應,十動一止一年殂,更觀氣色兼形證。
兩動一止三四日,三四動止應六七,五六一止七八朝,次第推之自無失。
戴同父曰:脈必滿五十動。出自《難經》。而《脈訣》五臟歌,昔以四十五動為準。乖於經旨。
柳東陽曰:古以動數候脈。是吃緊語。須候五十動,乃知五臟缺失。今人指到腕臂。即雲見了。夫五十動。豈彈指間事耶。故學者當診脈、問證、聽聲、觀色。斯備四診而無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