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艾附暖宫丸

验方组成:
艾叶,去枝梗90g,香附180g, 吴茱萸90g, 大川芎90g, 白芍药90g,黄芪90g, 续断(去芦)45g, 生地黄30g,官桂15g,当归90g。
为细末,米醋打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淡酷汤食远送下。忌恼怒,生冷。

艾附暖宫丸
艾附暖宫丸

验方功效:
艾附暖宫丸出自《仁斋直指方》,系龚廷贤为治妇科疾患所设之名方。主治妇人子宫虚冷,症见带下白淫,面色萎黄,四肢疼痛,倦怠无力,饮食减少,经脉不调,肚腹时痛,久无子息。方中艾叶、吴茱萸、官桂均为辛热之品,温阳散寒止痛;当归、生地、白芍、川芎补血和血;香附、吴茱萸、白芍合用,舒肝理气,缓急止痛;续断助官桂温阳补肾:黄芪益气,与当归相伍,益气补血。此外,方中用生地而非熟地,乃是借其甘寒以防辛热大过,故而本方具有温阳、暖宫、补血、调经等作用,凡因肾阳虚衰,下元虚冷,阴寒内盛,寒邪直中,气血亏虚等引起的痛经、带下、不孕诸病,皆可应用本方治疗。
此外,临证当注意本方与温经汤的区别:本方与温经汤同样具有温经散寒,活血祛瘀,养血止血之效,多用于妇女冲任虚寒,瘀血内阻之证。但本方因重用艾叶、香附为君,着重暖宫温经,多用治子宫虚冷而兼血虚证,温经汤则祛瘀之力较胜,适于冲任虚寒而兼瘀血阻滞者,临证当注意区别应用。

验方医案:
1.治疗不孕症:时氏[1]以本方治疗不孕症,患者婚后5年未孕,平素不能饮冷,冷则脘腹必痛,甚或泄泻,经来前后,小腹疼痛,得热则缓,经量不多,常2~3天即净,色淡,舌苔薄润,脉细弱。时氏认为此乃下元虚冷,宫寒不孕,治宜温肾暖宫,以艾附暖宫丸口服1丸,连服3个月,诸症均退,不久即怀孕。
2.治疗痛经:时氏[1]用艾附暖宫丸治疗痛经,亦获良效。验案举例:患者30岁,自18岁月经初潮以来,经期小腹作痛,痛时怕冷,难以忍受,喜热喜按,腰疲如折,经色淡紫。量少,平时肢冷,舌淡苔少,脉细。时氏认为此乃肾阳不足,下元虚冷,阳虚宫寒,治应温补下元。嘱其每晚临卧服艾附暖宫丸I丸。经前2天开始服温经汤,每日1次,连服5剂。如此服用2个月经周期后,痛经得痊。
3.治疗带下:运用艾附暖宫丸治疗带下病,亦有佳效。病案举例:患者早婚多子,肾气已伤,近年来腰疫肢冷,带下绵绵而清稀,经来量少色淡,性欲淡薄,全身乏力,舌淡少苔,脉细尺弱。此属肾亏阳衰,下元不固,治宜温肾固下。嘱艾附暖宫丸日服1丸,连服7天,停5周后,再服7天。如此服完30余丸,白带大减,腰疫肢冷亦见好转。
4.治疗腹痛:运用艾附暖宫丸治疗妇女虚寒腹痛,效果亦佳。一患者因房后受寒,小腹疼痛如绞,阵阵加剧,面色苍白,肢冷,欲泻不泻,欲吐不吐,痛苦难言,舌淡苔少,脉弦紧。此乃行房之后,泄精耗气,寒邪乘虚而人,侵袭三阴,急宜温之。故用生姜红糖汤一大碗,趁热送服艾附暖宫丸1丸。片刻痛缓,约2小时后痛止。
5.治疗尿频:艾附暖宫丸亦可用治肾阳亏虚,膀胱失约所致尿频症。某患者近几年来尿意频频,人夜尤甚,冬天更剧,有时一夜竟尿10余次,尿后滴沥不尽。平时腰疲乏力,舌淡苔少,脉沉细。治宜温肾固胞。方用艾附暖宫丸治疗,嘱患者每晚服1丸,连服2个月。药后夜尿减为2~3次,尿频得止。
参考文献
1.时安若,浙江中医,1983,(3)115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